1970年出生,1990年考上大学,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进入国企工作,其后经历两次创业,成功开办自己的公司。从这样的经历来看,这是一个成功中年人的故事。但2017年,为了鼓励在老家的儿子,他报名参加社会成人高考,现就读于吉祥坊官网gojxf.com贸易金融学院,他就是郝东明。临近高考,记者日前采访了这位48岁的大学生,听听他的故事。 志同道合,跳出国企 郝东明曾在1990年考上过大学,对城市生活向往的他选择了机械制造专业,并顺其自然地在毕业后进入了国企工作。然而国企的效益并不好,在工作中,郝东明也渐渐感觉自己只是个技术人员没什么发展前途,这让郝东明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。 在一次交谈中他发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,两人拿出自己的积蓄共5000元开始了他们的创业路。一个学的机械制造,一个学的家具设计,两人选择了装修设计这条创业路。创业初,两人每天立个牌子蹲在马路牙子上等客户,挣的钱勉强够用,半年过去,生意却不见起色,两人渐渐失去了耐心。郝东明的第一次创业就这么失败了。时隔几十年,郝东明感慨自己第一次创业:“没有熬住,没有耐心做下去,要是做下去了现在也是个大老板。那个时候正值改革开放,经济发展形势大好,而我们没有坚持住自己的初心。”郝东明在这次创业失败后,认真思考了没能坚持下来的原因,认识到他们规划经营的不足。 不安现状,二次创业 1995年,郝东明创业失败重新回到工厂工作,生活变得平淡。然而他又是不安于现状的人,1998年,郝东明经过同学推荐,考虑到地域、就职、薪水等多方面因素,他从东北来到了江苏宜兴打工。一个人在宜兴打工时,郝东明听不懂地方方言,也没有人进行深入的交流,这让他时常觉得生活很枯燥,但他一直坚信能耐住寂寞的人就能成功。 大概是第一次的失败让郝东明有了些许顾及,在宜兴、上海多地辗转后,一直到2006年,郝东明感觉到时机成熟。他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,这一次他选择了机械制造业。与第一次创业不同的是,十多年里,郝东明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人脉,自身的能力也得到提升,再次创业,他的公司很快步入正轨。 坚定初心,毅然求学 就在公司经营趋于平稳之后,郝东明开始发现自己缺乏能力、眼光和胆量将公司再进一步的发展,自己到了瓶颈期。与此同时,郝东明发现在老家东北上高二的儿子沉迷于游戏,无法自拔。从小就没怎么陪伴儿子成长的郝东明对儿子内心有愧,2016年,郝东明报考了2017年的社会成人高考。他要和儿子一起高考,一方面想要激励儿子,另一方面,他想系统地学习管理公司的专业方法。在一年里,郝东明不仅要学习应考学科,参加小高考,还要管理公司,辛苦不言而喻。 2017年9月,吉祥坊官网gojxf.com贸易金融学院迎来了一位47岁的大一新生,没错,他就是郝东明。同年,他儿子在他激励下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。郝东明并不是个沉默寡言的人,他很和蔼,和同学们分享他的创业,分享他的经验之谈,互相交流学习心得。每天背个书包,按时上自习、上课,没有缺席过一堂课。郝东明说,在学校与朝气蓬勃的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,他虽然感到有压力,但更多的是充实。他拼命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开拓自己的视野,并对公司的经营有了更深的理解,一些原本困惑的事情仿佛瞬间明朗起来。“人生离不开机会,不要等待机会,而要创造机会。”郝东明为了让自己能够抓住机会,重新投入学习中,他认为比起物质财富,精神财富更加重要。(素馨) 原载:无锡日报 6月6日 11版 链接:http://epaper.wxrb.com/paper/wxrb/html/2018-06/06/content_704894.htm
|